为何现代人多得脾胃病?你知道吗?
导语
中医认为,脾在志为思,思伤脾。中医在谈意志的时候认为,意是脾的神明,所以说脾在志为思。如果思虑过度,操多了心,就会损伤脾气,影响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的吸收,以致出现食不知味,或不思饮...
中医认为,脾在志为思,思伤脾。中医在谈意志的时候认为,意是脾的神明,所以说脾在志为思。如果思虑过度,操多了心,就会损伤脾气,影响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的吸收,以致出现食不知味,或不思饮食,人就会消瘦。
思虑过多会伤脾
《黄帝内经》中有“思伤脾”的记载。
中医认为:“思则气结。”思虑过度,容易使神经系统功能失调,消化液分泌减少,出现食欲不振、纳呆食少、形容憔悴、气短、神疲力乏、郁闷不舒等。思虑过度不但伤脾,还会导致睡眠不佳,日久则气结不畅,百病随之而起。
现代医学还认为,过思会引起肠胃的神经症、消化不良症,甚至引起胃溃疡。从中医观点来说,由于脾运化不好,容易引起气结,导致腹部胀满,从而出现气血不足、四肢乏力的症状,形成气郁,并进一步发展为血瘀、痰瘀。还会引起女性月经提前、延后,甚至闭经。
易得脾胃病的人群
有些人在思考问题或专注做事时,就忘记了吃饭或者简单凑合一下。偶尔一两次也许并无大碍,长此以往,就有健康之忧。如孔子之“三月不知肉味”,并非指他光不知“肉”味,其实也一定是不知“饭”味和“菜”味。久之则口中乏味,身体不适,这些都是“思伤脾”的具体体现。
还有,经常用脑的同志,他的脾胃功能都不怎么好,为什么?因为我们每天都要吃饭,吃完饭的时候,人的气血都往胃上走,帮助胃消化去了。如果这时候你的气血往脑子上去了,不往胃上走,那么天长日久,脾胃的功能就要受到影响了。
比如说有很多司机,特别是开长途的司机,他们中许多人都有胃病,为什么?就是因为他的职业习惯,只要他往车上一坐,他就要集中注意力开车,那血自然就往脑袋上走,你想想,他的血老往上走,而吃进的食物得不到充分的消化,那么时间长了体内的病就钻出来了,最典型的就是什么胃溃疡、胃下垂之类的疾病。所以中医说思和脾胃之间的关系是忧思伤脾,思则气结,就是这个道理。
所以,为了保证我们的健康,人们在生活、工作中一定要注意,思虑不能太过。即使思考,也要注意饮食营养和调节情绪,尤其不要“废寝忘食”,否则,失去了健康得不偿失。
心情不好没胃口,很伤脾胃
好的胃口、好的心情常让人觉得生活很幸福,而好胃口、好心情之间又存在些许联系。比如胃口总不好,就会影响到平时的心情;而心情愉快,通常也会胃口较好。
为何心情不好没胃口
胃口真是个奇怪的东西,有时明明对着一桌平时喜欢的菜,就是吃不下去。原来,胃口好不好并不仅仅与饥饿有关,有时候还是“跟着心情走”的。因此,人在闷闷不乐、惴惴不安甚至过于兴奋或亢奋时,都可能有吃饭不香、味同嚼蜡的感觉。
人的悲伤会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,导致肠胃蠕动减慢,并使胃肠充气,告诉大脑“我不饿”。所以,那些遭受挫折或沉浸在痛苦中不能自拔的人,往往有食欲
减退或拒食的表现。此外,人在遭受意外的刺激感到恐惧、愤怒、厌恶时,体内的血液会大量涌向大脑、四肢和心脏,而大脑进食中枢抑制、饱食中枢兴奋,会使食欲大大下降。
笑是给脾胃最好的礼物
人生气愤怒、怨恨或焦虑时,胃和脸一样充血而发红;人灰心丧气、悲伤或忧郁时,胃就变得苍白,胃液分泌不足,活动也减少。可见,学会笑是给脾胃最好的礼物。
生活中每个人都要学会“笑”对人生,看看喜剧片,收听相声、小品,读读笑话,欣赏漫画,使自己笑口常开,青春常在。不过,开口笑要发自内心真诚的笑,如果只是装出来的笑,对身心反而不利。因此,在笑之前要用真诚的心感受美好世界,发自内心地去笑。
相应的饮食处方
对情绪低落的人,可用3克西洋参泡水饮或口含;或用制附子10克炖肉吃(制附子用纱布包好,先水煎1小时,加肉再煮1小时,吃肉喝汤)。对亢奋型的厌食,则可用3~5 克大黄、栀子或10克丹皮煎水喝,也可用5克桑叶或竹叶、2克黄连泡水喝。
专家预约